碧桂園穿越風暴|封面故事

碧桂園穿越風暴|封面故事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編輯|趙建凱

圖表設計|肖麗

頭圖攝影|李豔豔

退還工牌時,張宇也默默退掉了200多個工作羣。10年的項目量,一堆花花綠綠的圖紙,扯皮的聊天記錄,都跟他的碧桂園職業生涯一起,結束在這個下着暴雨的秋天。

趕在碧桂園總部一樓的“碧優選”超市關門前,肖麗去買了一波“七折”零食,準備陪自己“下課”。過去三年,這家店的三明治陪她度過了每個上班的早上。9月初,告別催款的供應商、擺爛的同事和“畫餅”的領導,她感覺很輕鬆,“終於不用收拾爛攤子了”。

男孩4岁被拐,17年后成富二代找到亲生父母,养父:回来继承家产

北滘鎮雨霧迷濛。

今年上半年,超過1萬名員工離開碧桂園。此前一年,受困於房地產行業整體低迷的現實,Top50上市房企員工數量整體減員15.91萬。其中,碧桂園員工人數減少了3萬。

裁員,縮表,只是碧桂園掙扎求生的註腳。今年1~8月,碧桂園賣了1876.5億元,銷售業績榜排名滑落至第6位。這實在不符合碧桂園“業績爲王”的一貫風格。2017年以來,碧桂園已經連續6年穩居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第一,是國內規模和營收最大的民營房企。

兩筆“險些”違約的美元債,一份“鉅虧450億”的業績公告,一封2000多字的道歉公開信……今年8月,碧桂園正式將自身存在的經營風險公佈於衆。信中說,“雖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面臨自創辦以來的最大困難。”

惨烈崩盘!17万人爆仓,马斯克曝出大动作!巴菲特”炒房”突然刷屏!16万亿风暴来袭,影响多大?

2021年下半年爆發的恆大危機,揭開了國內房企出險的序幕。碧桂園總部一位負責投融資業務的高管稱,兩年前,他就感受到了收緊的兆頭,去年底開始,這種感覺更強烈了。“我真的挺難受的,大幅裁員能想到,公司繃不住到這個程度,真的沒想到。”

四大国有行分期审批快秒放款卖全国

子彈從槍膛射出兩年後,仍然正中靶心。多位碧桂園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境內債壓力暫時緩解,接下來是境外債的處理。“從驚訝,到接受,再到消化,”一位碧桂園北方區域的高管這樣描述了自己面對公司危機的心態轉變,“無論如何,我們已做好最壞的打算。”

碧桂園如何渡劫,甚至能否渡劫,相比恆大而言,對地產業更具標誌性意義。在房地產狂飆的年代,碧桂園是他人學習的對象,它曾將高週轉做到了極致,可另一方面,它又顯得頗爲剋制,無論是創始人楊國強還是接班人楊惠妍,都謹言慎行。楊國強農民出身,高中畢業,卻保持着每天大量閱讀的習慣,而且練得一手板正的毛筆字,與許家印的高調如同兩極。碧桂園的多元化,也圍繞主業,沒有進入礦泉水、汽車之類的領域。

攝影:李豔豔

近期,中央與地方密集調整房地產政策,如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首套住房執行“認房不認貸”等,給市場注入了信心。但對碧桂園來說,它必須要在債務重壓之下騰挪,堅持到黎明。

大兴机场中秋国庆假期旅客量呈增长态势 预计运送旅客近97万人次

眼下,碧桂園正迎來非常時刻。1992年成立的碧桂園剛剛走過“而立之年”,並在今年初迎來“二代”掌舵。《中國企業家》溝通到多位碧桂園內部高管及員工、債權人、供應商、銀行、券商等機構、其他房企、業內專家等上下游利益相關方,試着揭示各方關注的幾個問題:從盈利轉向鉅虧,這家老牌兒房企經歷了什麼?它的流動性缺口到底有多大?一系列自救措施真能扭轉困局嗎?

“美元債逾期”的消息傳出後,俊文慌了。

传新款MacBook将用金属注塑工艺铰链

他是碧桂園集團的老員工,服務市場營銷線工作已超7年,見證了碧桂園規模“一飛沖天”的高光時刻。他沒想到,一則“違約”傳聞的發酵,竟讓自己所在的公司和行業遭遇那麼大的衝擊,“嚴格講,這就是風暴”。

風暴肇始於8月8日。

兩筆未能按時兌付利息的美元債,將碧桂園推到了“違約”邊緣。這兩筆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均爲5億美元,利息總額0.45億美元。儘管碧桂園內部人士解釋,稱其仍處在30天付息寬限期內,“還不算實質性違約”,但市場看衰聲已迅速氾濫。

印度对大陆增补藏南地区地名提出异议 陆外交部:中国主权的事

同日,碧桂園境內債集體下跌。其中,“19碧地03”跌超31%,“21碧地03”跌超24%,“20碧地03”跌超21%,盤中臨停。此外,碧桂園餘下多隻債券跌超10%。股票方面,截至當日港股收盤,碧桂園股價跌14.39%,報收1.13港元,總市值約312.3億港元。

更讓市場震懾的,是碧桂園8月10日公告的“盈虧”預警。

僅隔一年,就從盈利轉向鉅虧450億元——這樣的局面“史無前例”,多位碧桂園及外部房企人士形容。在8月11日的道歉信中,碧桂園首度坦陳,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壓力。這一天,碧桂園股價報收0.98港元/股。這是碧桂園上市後股價首次跌破1港元/股。

“面對眼前這份不滿意的答卷,我們感到非常內疚,不管有多少理由,確實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在道歉信中,碧桂園管理層表示。

碧桂園遭遇“股債雙殺”,憤怒情緒充斥在債權人羣體中。8月14日,碧桂園地產旗下11筆境內債停牌,並尋求展期。今年3月,國內某投資者李明購買了其中6只。對於碧桂園的境況,他形容自己“踩了個大雷”,“花了不少錢,結果他們要賴賬,要延期還債!”

北京卖8米1欧曼行星两轴四缸箱货地址

其實,碧桂園的危機“爆發”早有徵兆。今年二季度,行業下行,風險再度爆發。5月起,碧桂園銷售持續走低,今年前七個月,銷售額同比下降近六成。同時,短債集中到期壓力遞增。

天南海北,各路朋友的問詢電話如雪片般襲來:“碧桂園要‘暴雷’了嗎?真的假的?你們公司要完了?……”連續兩三天的應付,俊文有些恍惚。他很快明白,這些聲音不僅摻雜着吃瓜羣衆的不解和意外,更是一種集體性驚恐和質疑——信任危機已然引爆。

從網上聽聞“暴雷”消息後,9月初,徐工趕來碧桂園總部“蹲守”。一年前,他跟同鄉組建了一支十幾人的小分隊,負責碧桂園華南某區域的項目後期工作。徐工想不明白,這麼大的公司竟然還要拖欠他幾十萬的薪水,“是不是碧桂園真的沒錢了?”

據一位負責運送維權者工作的保安透露,今年8月起,來總部“維權”的人密集起來。爲此,公司專門在博智林園區大樓開闢了一個臨時接待室,“這裡離總部不遠,安保和當地政府的人也都在,去公司大門維權的人一般都會集中拉到這兒。”

受公司委派,碧桂園員工老劉已經陪徐工在調解室裡坐了一週。憑藉在碧桂園工作十多年的直覺,他斷定,公司確實遇到了“要命的困難”,“早走晚不走,不如趕緊跑路。”他勸慰徐工別再跟碧桂園僵持,“實在不行,咱們一起去隔壁的比亞迪擰螺絲。”

吴宗宪、小S为他跳舞 潘若迪磨40年精华圆梦

對於碧桂園的境遇,一位不願具名的華南國企背景開發商高管早有預感,他用“感同身受”形容。過去兩年,市場整體持續下行,“碧桂園這兩年算是生生拖了過來。雖然風險延緩釋放了,但也給了大家一些心理準備。”

古巴外长称古巴驻美使馆遭恐怖袭击 外交部:呼吁美方尽快破案

誕生於30年前的碧桂園,是業內公認的“優等生”——

它是國內目前規模和營收最大的民營房企,回款連續7年超90%。過去兩年,作爲官方蓋戳的“示範性房企”,碧桂園一直是提前償債的典範,淨負債率也降至近10年最低值。僅僅過去半年,碧桂園的資金鍊何以緊繃到如此境地?

购物欲解封! 精品百货时尚复苏

在業內人士看來,碧桂園的困境是宏觀與微觀相互折射的結果。“總的原因,就是進賬少了,出賬多了。”一位碧桂園高管總結稱。

“進賬少”首先體現在自我“造血能力”上,銷售持續惡化是主因。“今年一季度市場還有回暖跡象,但在二季度,碧桂園業績直接‘跳水式’下跌。如果每個季度公司能維持200億左右營收進賬,基本不會崩,但二季度直接就掉到幾十億了。”前述高管稱。

《国际经济》抗通膨的必要之恶 高盛下修美今明年经济成长预测

今年上半年“鉅虧450億”,碧桂園在公告中解釋稱:由於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淨匯兌損失所致。同比去年上半年,碧桂園淨利潤約19.1億元,股東應占核心淨利約49.1億元。

平均海拔6000米,号称山界之王的喜马拉雅山,究竟有多威严气势?

“碧桂園今年交的樓,很多都是2019年、2020年拿的地。當時地價很高,加上這兩年樓市下行,成本也高,整個利潤空間就壓得很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此外,將近400億的大額計提和幾十億的外匯損失也是造成鉅額虧損的原因。”一位碧桂園高管解釋稱。

传新款MacBook将用金属注塑工艺铰链

來源:中企圖庫

曾助力碧桂園高速增長的三四線策略亦被重新審視。如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所言,碧桂園三分之二的項目在內地三、四線城市,而這些城市商品房市場量價下跌幅度更大,市場預期非常差,導致企業資金鍊更加緊張,這是問題根源。

中外智库学者共商“一带一路”,推动欧亚开放融合

在8月11日由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惠妍與總裁莫斌聯合署名的道歉信中,碧桂園引用了半年報內容,“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不夠及時有力”,再次強調對三四線城市投入過度進行反省。

“進賬”的另一個源頭就是融資。引爆碧桂園信任危機的兩筆美元債票息,已於逾期前一日“壓線”支付。回溯原因,碧桂園內部人士稱,除了銷售低迷,還受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賬上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碧桂園遇到的問題,是行業問題的縮影。

初恋是男孩子

讓他焦慮的是,過去兩年,融資環境急劇惡化,民營房企海外發債幾無可能。“(排在)碧桂園前面那幾十家違約的企業基本把路堵死了,最近兩年也都沒有海外債融資,就是發不出去。”前述人士稱。在他看來,即便是境內發債,碧桂園也未感受到市場暖意。

游荡家犬啃食龟卵 兰屿民众盼重罚

自2022年11月以來,碧桂園與十餘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獲得逾3000億元意向性綜合授信支持。大半年過去,“還有2700多億的額度沒有拿到。”碧桂園內部人士反饋稱。多位券商人士表示,當前,監管層面的確支持民企融資,但一切還要觀察市場態度。

對於銀行而言,碧桂園的風險敞口有多大,亦是投資人最爲關心的問題。年報顯示,與碧桂園主要往來銀行有20餘家。截至2022年末,碧桂園有息負債總額中,銀行及其他借款約1625億元,佔比六成,須一年內償還的借款佔比37.66%。

三十而已:顾佳一心帮王太太挤进“C”位,为何惨遭太太们的羞辱

融資渠道持續收窄、在手現金不斷流出,是此輪調整中所有民營房企遭遇的普遍困境。多位券商人士反饋,至今,民營房企融資面仍處於築底階段。據中指院數據,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共2855.9億元,民營房企信用債發行規模僅約165.5億元。

從報表層面來說,碧桂園遠遠沒有走到資不抵債、出險的那步。

截至2022年底,碧桂園總資產1.74萬億元,總負債1.43萬億元,淨資產3096億元,淨借貸比率40%。碧桂園有息負債(含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可換股債券及銀行和其他借款)餘額爲2713億元,其中短期債務937.08億元,一年期以上債務1775.99億元。

也就是說,目前碧桂園的資產足以覆蓋所有的有息債務。此外,截至2022年末,它手中仍有超過1.2萬億元的充裕可售資源,可以保障未來經營的有序開展。重倉三四線的碧桂園,近兩年正加快“轉舵”步伐。今年上半年,碧桂園仍活躍於一線城市土拍市場。

除了償債,碧桂園目前面臨的更大壓力是“保交樓”。

“保交樓”是當前國內所有房企的第一要務。碧桂園“保交樓”壓力有多大?截至2022年末,碧桂園總負債中,合同負債6682億元,佔比46.57%,接近總負債的一半。流動危機出現後,碧桂園賬面資金、監管賬戶資金能否覆蓋交付資金,成爲關注焦點。

一位華東國企高管談起碧桂園,印象最深的就是“保交樓”成績。“去年,碧桂園是所有房企中‘保交付’的第一,這很難做到。”他說。碧桂園官微顯示,截至2023年9月15日,碧桂園年內累計交付房屋共38.1萬套,交付項目涉及到31個省區市、231個城市。

一位碧桂園內部人士透露,碧桂園今年全年計劃交付70萬套房,明年還有約40萬套待交付,目前的賬戶資金基本能保障交樓,不過,前期結算款的支付可能還要靠後市銷售。“保交樓不是一家企業的壓力,但如果主體都死光了,保交付更成問題。”前述人士稱。

流動性問題出現後,市場各方持續加壓。一位碧桂園內部高管想起一個“插曲”,“美元債逾期消息剛傳出那幾天,集團下面有些城市公司說,他們的樓盤直接被地方封賬,關掉了售樓系統,可能是怕我們‘捲款跑路’。後來發現沒啥問題,又放開了。”

“碧桂園會成爲下一個恆大嗎?”過去兩個月,諸如此類質疑在坊間流傳,不斷拷問着碧桂園和利益相關者。從財務層面來看,2022年財報顯示,剔除合同負債後碧桂園負債爲7667.32億元。而同期剔除合同負債後,恆大負債爲1.72萬億元,早已資不抵債。

“關鍵是碧桂園經營層面沒有問題,這場危機也不是集團性危機。”碧桂園內部人士稱。前不久楊惠妍捐贈20%碧桂園服務股票的動作,與外界盛傳的“集團風險切割”無關,“兩家公司爲各自獨立的上市主體。”此外,與恆大造車、盲目擴張相比,碧桂園的多元化投資一直跟地產強相關,且投入有限。

多輪債券展期談判下來,“保交樓”這個詞聽得李明有些麻木。他不清楚短短几個月,這個公司內部發生了什麼,卻認爲,“楊家人沒使勁兒自救。”還有一些債權人對碧桂園“沒有足額資金還債”的說法不置可否。他們關注的是,碧桂園賬面趴着1000多億元現金。

“他們(債權人)不知道,其實我們集團可調用的現金很少。”前述碧桂園高管稱,“可能也就10%,大概百來億,而且必須用來維繫‘保交樓’的運營支出。剩餘的差額,絕大多數都在項目的預售監管資金上,需要遵守‘保交樓’要求,不能動。”

杭州亚运会,叶诗文丰满的身体表白恋情

多位碧桂園內部人士稱,由於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對項目驗收標準、資金存放週期及解封時間不同等原因,碧桂園旗下很多樓盤難以按進度解封預售監管資金,而這直接關係整體現金流的恢復。前述人士稱,談判過程並不順利,各地政府和銀行層面都有自己的考慮。

去年下半年,監管層面開出“金融16條”,力圖鬆動融資市場。在多位房企人士看來,金融機構對此大都停留在表態層面。而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近年來,地產行業不良資產率持續上升。2022年末,上市國股行的地產業不良貸款佔比21.8%,同比增加8.46%。

“基本上我們現在對地產融資比較謹慎,最近兩個月新增對公貸款非常少,保交樓貸款也只做過一兩單。”一位國內股份制大型銀行員工表達了自己的無奈,“現在市場不好,我們自己也活得非常艱難。領導給我們的任務就是:今年以資產清收化解爲主要目標。”

中欧班列:展现贸易繁荣蓬勃活力

掙扎了兩週,李明終於從心態上接受了債券展期的事實。

违规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上海奉贤一国企原董事长被查

8月18日,碧桂園首隻境內債的展期方案確定,對發行的“16碧園05”本金展期3年,每個賬戶先償付10萬元,到期償付利息。碧桂園首隻債券“16碧園05”的債券持有人會議由8月25日延長至8月31日,持有人將就展期計劃和全額償還的要求進行投票。

抢独家心魔驱使「这样做」女主播:恐沦封锁黑名单

如前述負責投融資工作的碧桂園高管形容,每一筆債券談展期的過程,就像解開繩子的一個結。起初,債權人會憤怒、施壓、僵持,“他們肯定不痛快,因爲拿不到全額利息。可我們一定要在繩子剛打結的時候就趕緊解開,不要讓它成爲一團,那樣根本解不開。”

從公開美元債危機,到公告盈虧預警,再到發佈道歉信,承認遇到階段性流動壓力,期間不過短短四五天。有投資者懷疑碧桂園應對危機的誠意,“整個過程是不是太迅速了?”不過,該說法遭到碧桂園內部高管的駁斥。

“很多人對企業有着天然的不信任,難道我們真的要等違約那天,纔跟市場講嗎?”前述人士稱。在他的印象中,這次危機發生後,碧桂園沒有逃避,而是主動跟市場進行誠意溝通。“就坦白吧,不要讓人家猜我們怎麼回事,也告訴大家我們準備怎麼辦。”

美元債兌付危機出現兩日後,8月10日,碧桂園提出了四大自救措施:一是竭盡全力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二是最大限度削減支出,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三是董事會主席兼控股股東楊惠妍大力度支持。四是全力做好保交付、保信用工作。

據經濟觀察網援引碧桂園內部人士說法稱,要平穩地保交樓,公司資金管理不能亂。碧桂園對有限的資金用於償付各類款項有明確順序,依次是:保交樓資金、工程結算款、項目層面負債、集團層面公開債等。還要和各方談好支付節點和比例,確保公平公正。

與債權人溝通,達成債務展期,避免違約事件發生,是當下碧桂園“自救”的主要動作。

朗逸降价优惠4.88万新车底价+购车补贴

據《中國企業家》瞭解,碧桂園債務問題公開後,公司成立了由楊惠妍爲總指揮、總裁莫斌爲總協調的6個專項工作組,分別與銀行、政府、輿情等相關方面展開溝通。此外,廣東省和佛山市政府也主動與碧桂園溝通,幫忙協調銀行,瞭解化債進展。

據前述碧桂園北方區域高管透露,目前主要由集團層面負責債務展期的談判工作,區域公司負責跟各地政府溝通,“尤其是預售監管資金如期釋放這一塊兒(的問題)”;具體到城市公司這一級,則聚焦項目一線的銷售與運營,“竭力完成保交樓目標”。

近期,碧桂園開啓“賣賣賣”模式,轉讓項目資產。爲籌集資金,8月25日,碧桂園宣佈退出廣州亞運城項目,相關股份以總代價約12.915億出售給中海,出售事項所得款項目前主要擬用於保交樓等項目建設開支。

“我們沒有‘躺平’,一直在還錢。”一位碧桂園內部人士稱。據其透露,今年1月,碧桂園完整償還了6.25億美元即將到期的4.75%優先票據本金及利息。“7月到8月,碧桂園手裡的錢已經很緊了,還是咬牙完成了多筆債券兌付,合計兌付本息規模58.9億元。”

碧桂園稱,上市至今公司董事會主席、控股股東楊惠妍及其家屬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公司約386億港元,並且從未減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計提供了約66億港元的無息無抵押借款。

2020~2022年財報顯示,碧桂園的籌資活動現金流,已是連續三年淨流出狀態,合計淨減少了有息債務接近1000億元。最近兩年的市場下行環境中,碧桂園竭力避免了債務逾期風險。目前,碧桂園名下無債券公開違約,“這真的很不容易。”前述碧桂園人士稱。

“理性”一詞多次出現在受訪房企和專家勸慰債權人的話語中。“先行者”恆大危機引發的擠兌效應,至今未能圓滿解決。對於碧桂園的債權人來講,當下爭執點已非是否接受展期,而是如何在展期方案中爭取最大權益。雙方鬥智鬥勇的同時,也要評估後果。

人们纷纷选择离开江苏,出省排队堪比春节,到底为啥呢?

債權人也明白。如果碧桂園觸發了“違約”那根弦,“沒有人能全身而退”。

“最緊張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一位碧桂園員工稱。9月20日,有接近碧桂園人士透露,碧桂園第一批9只境內債券的展期已全部獲得通過,涉及金額近150億元。展期方案大體一致,即延期3年,本金分六期、七期支付。

“之前沒有哪家公司展期3年的方案,能在一個月內全部通過。”前述員工稱。據《中國企業家》瞭解,此次碧桂園將境內債券統籌考慮制定方案,不僅化解了9月份即期到期債券的風險,也將2024年到期債券納入考量,制定了一攬子方案。

接下來,如何處理境外債纔是關鍵,也更棘手。“公司肯定會從長遠角度考慮,做出整體安排。如果一筆一筆談,現金流情況不支持,找外部財團一次性解決也很難,所以只能參考業內成功案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碧桂園內部人士稱。

童仲彦遭控家暴 美女主播:为何甘愿被打?

融創中國是近期國內房企實現境外債重組的成功案例。

赔了夫人又折兵?蓝委:台湾竟帮高通数钞票

9月19日,融創中國境外債重組方案獲高票通過。公司通過“債轉股”消減債務總額合計將超過45億美元,有助於緩解短期內到期的債務壓力,“這當然是多方博弈的結果。”房地產行業資深人士、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分析稱。具體來說:

一是,政策面回暖,“認房不認貸”、首付比例降低、“取消限購”等政策組合拳落地,以一二線佈局爲主的融創,迎來了銷售復甦和回升機會。9月3日,新項目北京融創壹號院入市,總認購金額超56億元。同期,資本市場迅速反饋,融創股價兩週漲超200%。

二是,境外債權人的考慮——他們需要利用市場復甦機會,儘快拿到本金和利息。儘管重組後的境外債本金和利息會打折或延期,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總算看到了希望,因此,債權人在當下階段做了妥協。此外,融創中國管理層做出了積極努力。

今年3月28日,融創中國首次發佈境外債重組方案。從當時披露的境外重組方案來看,融創中國將約百億美元的境外債務分爲降槓桿、留債展期兩大板塊進行重組,爲債權人提供了可轉換債券、強制可轉換債券、轉換爲部分融創服務股權、置換新票據等多種選項。

來源:中企圖庫

四座VIP奔驰迈巴赫GLS600国庆大促

一個市場共識是,市場仍然處於多變的復甦過程中。無論是融創境外債重組方案獲高票通過,還是碧桂園境外債未來得以妥善處理,只能暫時獲得喘息機會。他們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將是完成保交付重任和恢復正常運營,也需有一定耐心,等待市場進一步復甦。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截至6月底,違約房企已達5家。反思並自救一年後,胡葆森的建業地產全面停止境外債支付。其稱,二季度銷售不及預期爲主因。如一位券商人士所言,一個行業總不可能只依靠借錢活着,還是得有經營性現金流。

国小总务主任A24万 判降级改叙

張宏偉認爲,碧桂園企業資金面難題,取決於三四線城市市場基本面是否開始好轉。據他觀察,當前三四線城市,所有政策該出的都出了,首付比和貸款利率也降至最低,落戶門檻基本取消,呈現政策底狀態,“期待未來三四線城市迎來更大力度的刺激”。

“現在回看,我們的三四線覆蓋還是多,復甦動能也更弱,之前大家過於樂觀。但沒有三四線的提早佈局,也不會讓我們連續6年銷冠。”一位碧桂園高管稱,他仍然相信三四線市場的龐大空間。“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

北京发布中考最新调整方案 做精“大减法”“小加法”

該高管也表示,對於迴歸一二線的動作,碧桂園“確實慢了點”,相應的系統能力也需調整。“我們去年在上海、西安的幾個項目都賣得很好,他們是一些非標產品,量級也很輕,不像我們三四線的那些標準化產品,系統能力還不成熟。”

對於今後的業務佈局調整,碧桂園提到,將在“一體兩翼”的新戰略格局下,以市場爲導向,探索房地產新發展模式。李宇嘉建議,可以通過城鄉融合發展、產城融合、鄉村振興以及保租房、租購併舉等等,推動碧桂園貨值去化,穩定資產價格、穩定預期。

多家券商表示,以恆大事件爲鑑,疊加宏觀內外環境變化,政策的基本考慮,可能還是以“高質量發展”和“市場化原則”爲主導方向。融資層面,民企無論是發行債券還是股權再融資,主要看市場態度。違約房企的融資會一直比較難,因爲市場最終要出清。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公司创立初期需借用外部客服团队,如今客服团队有数千人

這輪地產週期中,裁員是包括碧桂園在內很多民營房企“縮表”的註腳。截至2023年6月30日,碧桂園共僱用了約6萬名全職員工,較去年底減少了1萬多人。過去這半年,從總部到區域,組織精簡仍在持續。多位員工反饋,工程和設計類部門裁員比例超三分之二。

“去年底開始,簡歷嘩嘩流過來,40%都是碧桂園的。”今年9月,一位港資背景房企高管稱。他一面很慶幸,港資房企對於財務安排和規模擴張的一貫審慎,讓他們挺過了這輪週期,還能持續發展,但市場共此涼熱。“如果有一天它撐不住了,沒有誰能僥倖存活。”

楊帆是在今年初離開碧桂園的。那是春節前倒數第五天,同事四人坐在總部對面的星巴克,對着綠油油的建築物聊天。最後一天交接時,他只記得電腦上的字跡密密麻麻,植物安靜地入眠,它們頭上從此沒有了太陽,昔日生動的人們還在,而他真的要走了。

立案侦查!成人用品店被举报检查发现“金伟哥”等14种产品,其中3种检测出西地那非成分

(文中張宇、肖麗、俊文、李明、徐工、老劉、楊帆爲化名)

党代表通道丨张燕:党和国家重视传统戏曲如何发展振兴的难题